热头条丨浅析近代小说中的保险笔触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3-06-30 08:42:3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方磊

自近代以来,中国小说中时常有保险的主题内容或情节桥段,作为金融业主要业务之一的保险一直是诸多作家笔下关注的生活视野。

茅盾的代表作《子夜》当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光大火柴厂老板周仲伟因经营不善,企业面临倒闭,且一再克扣工人工资,工人开始威胁要烧厂子。周老板对要防火的工人说了这样一句:“你们要放火么?好呀!我要谢谢你们作成我到手三万两银子的火险赔款了!房子不是我自己的,你们尽管放火罢!”原来他的房子买过火险,周仲伟甚至鼓动工人去烧厂房,还说烧了之后请客吃饭。这个桥段被茅盾写进小说,不仅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也是近代上海社会生活里的一个现实写照。保险业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行业,从它诞生之日起,在积极应对灾害事故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诱发不良之徒的恶毒之心,从小说中就可感知近代社会里保险诈骗之事时有发生。

在近代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社会谴责小说中,尚有不少关于保险及其骗保故事的精彩描写。朱瘦菊小说《歇浦潮》,写上海十里洋场的形形色色,就有“出奇谋保险纵火”一段引人入胜。这段情节主要是描述辛亥革命前后,不肖之徒利用保险初入中国,不够规范,民众认知度不够,风险防控漏洞百出的情况,连环骗保的黑色幽默。

保险笔触进入中国近代小说写作视野的原因有多个。

首先,清末民初的保险行业,还是新鲜事物,又属于西方物质文明范畴,人们带着好奇和兴趣,关注度高,这使得作为社会文化重要载体的小说读本,选取保险内容作为创作线索成为作家写作的一种风向,客观上在作品传播之中也带动了保险业在中国的“播种发芽”。

其次,保险本身就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着诸多联系,有的甚至关系紧密,保险成为对人们日常生活探寻的一个窗口,保险笔触可以很好地洞悉与对接日常生活,小说文本还原与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 写保险就是在写现实生活。

最后,保险因为自身金融的特殊属性,在促进经济发展、风险防控的同时也在检验着世道人心。而小说创作最终指向也是人心,这样的殊途同归,使得保险成为很多写作者聚焦的一条线索,以保险笔触通达人性、人心与社会万象。

从当今金融业发展来看,保险显现着愈加重要的经济作用,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也彰显着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今后小说文本上的保险笔触也将呈现更大的社会、生活与人心的维度。

相关新闻